作为新加坡移民的“黄金跳板”,新加坡自雇EP的热度持续攀升。但许多申请人对政策细节一知半解,甚至因信息差导致拒签或续签失败!本文揭露新加坡自雇EP你不知道的几个隐藏细节!
自雇EP必须找本地董事?
注册公司时确实需要一名新加坡本地董事(公民/PR/创业准证持有者),但EP获批后,申请人可自行担任本地董事。
学历不够也能拿EP?
若学历不足(如大专或高中),可通过薪资、企业员工国籍多元化(新成立且员工<25人的公司自动加10分)、本地员工数量(新成立且员工<25人的公司自动加10分)凑分。
年龄越大越吃亏?
自雇EP薪资要求与年龄挂钩!其他行业起薪5600新币,金融行业6200新币,年龄越大,薪资要求越高!
月薪超2.25万新币,竟能跳过打分?
若自雇薪资达到22500新币/月,可直接豁免COMPASS评估,无需凑分!此规则尤其适合高资产人士。
能带父母定居新加坡?
月薪达1.2万新币可为父母申请长期探访签证(LTVP)。但申请PR时,父母无法作为附属申请人拿到PR。
拿到EP必须在新加坡居住?
EP续签阶段没有居住时间的要求,但是如果想要拿到PR身份,是需要和新加坡有联系的。建议持有EP身份满两年申请转PR(建议两年期间每年住满半年)。
自雇EP的隐藏规则远不止于此!政策每年都有调整,专业的规划才是成功的关键!立刻联系移民内参,获取专属移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