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雇 EP(就业准证)凭借 “灵活低门槛”,成为 2025 年移民市场的热门选择,尤其是存款移民模式,因 “存入约 100 万人民币即可启动” 的特点备受关注。但需明确的是,该项目并非 “存款即获永居”,而是通过 “自雇工作准证” 曲线拿身份的成熟路径,清晰掌握申请条件与转永居逻辑,才能高效推进规划。
存款移民模式的核心申请条件
自雇 EP 存款移民的申请围绕 “公司注册 + 资金投入 + 资质匹配” 展开。基础要求上,申请人需年满 21 周岁,无犯罪记录;核心步骤是在新加坡注册新公司,开通企业账户并存入 20 万新币(约 100 万人民币)作为运营资金,这笔资金需用于公司合法经营,如业务往来、基础办公开支等,不强制租赁固定办公室或雇佣本地员工,降低初期投入压力。
COMPASS 打分是关键审核项,满 40 分即可递交申请。打分维度涵盖薪资、学历、技能、公司贡献等,适配不同背景申请人:有本科学历者可凭借学历(10-15 分)、合理薪资(月薪 6000 新币以上可获 10-20 分)轻松凑分;无学历者可通过提高薪资豁免打分,只要每月薪资达 22500 新币,无需参与打分即可直接递交申请,灵活度极高。此外,新加坡公司需与关联企业存在真实业务往来,证明经营的合理性,这是避免申请被拒的重要前提。
转永居的核心:融入度与贡献度
需注意的是,自雇 EP 本质是工作准证,并非永居。2025 年新加坡转永居仍重点考察 “融入度” 与 “贡献度” 两大维度。融入度方面,申请人需保持与新加坡的关联,如定期登陆居住(建议每年累计住满 6 个月)、子女在本地学校就读(公立或国际学校均可)、保留生活消费记录(如水电费账单、超市购物凭证),避免长期离境导致关联薄弱。
贡献度则聚焦公司运营价值:需保持公司正常运营,有持续业务流水(建议年营业额不低于 50 万新币),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2025 年最低税率 15%),若能创造本地就业(如雇佣 1-2 名新加坡公民或 PR),转永居概率将显著提升。通常持 EP 满 2-3 年,满足上述条件即可递交永居申请,获批率约 60%,远高于其他非技术移民通道。
综上,2025 年新加坡自雇 EP 存款移民是 “低门槛拿身份” 的优质选择,但需理性看待 “存款” 与 “永居” 的关系。只要做好公司运营规划,通过合规经营与本地融入,就能顺利实现从 EP 到永居的跨越,开启新加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