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优才计划的拒批数据备受瞩目。依据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发布的数据,自2024年起至2025年2月末这一时段内,在移居中国香港申请中,香港优才获批9327人,93344人被拒,相比2023- 2024整个年度拒签的9811人,暴增近10倍,接近91%的拒签率。
让我们来看看这惊人的拒签率背后的现状。
申请人数呈爆发式增长
2022年10月,香港宣布取消优才计划配额限制,申请人数急剧上升;
2021-2022年度优才申请仅有6218人;
2022-2023年度申请人数为28732人;
2023-2024年度爆发式增长到了83587人。对移民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想知道自己申请不同项目的性价比,可以添加:【immiknow111】。
从2022年末开始直至整个2023年,申请量持续攀升,优中选优不言而喻。港府所调配的资源显得捉襟见肘。在审核环节秉持的严格标准之下,申请被拒的人数自然也就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同步增长。
政策调整带来显著影响
2024年11月,香港优才计划迎来重大调整。以往打分制度被废止,改为全新由12道是非题构成的考核模式,包括6个领域:年龄、学历、语言能力、工作经验、收入以及是否拥有业务,门槛大幅提高。对移民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想知道自己申请不同项目的性价比,可以添加:【immiknow111】。
在全新的考核体系框架下,评判的准则变得更为严苛,评判的维度也出现了显著转变。众多在旧有打分制体系下原本具备申请资格的申请人,无法契合新的是非题考核要求。随着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范围大幅收窄,申请群体中能够获批的人数随之减少,这一变化直接导致拒批人数显著增多。
优才计划谁比较适合申请
即便在2023至2024年期间,优才计划出现了大量拒批案例,但香港此前取消了该计划的年度配额限制,且在2025年持续沿用了这一政策,表明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申请人满足相关条件,都有可能成功获得香港身份。
对于那些契合新版申请规范的高端人才而言,获批的可能性会有显著提高。
简单来说:若申请者是毕业于全球排名前100院校的硕士或博士,具备5年以上的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创新科技、金融、国际贸易等香港当前急需发展的行业领域,或者精通中英双语,在申请过程中便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