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雇EP续签是许多企业家维持海外事业的关键环节,但许多申请人因不了解隐藏规则而遭遇拒签。今天移民内参就来为大家深度解析新加坡自雇EP续签的六大核心要点,帮助您避开那些官方文件从未明示的审批红线。掌握这些潜规则,您的EP续签通过率将提升3倍以上!
想要一次性清晰解答关于申请条件的所有疑惑?添加【immiknow111】,我们将会成为您的申请小助手。
一、续签时间窗口的隐藏算法
新成立公司的EP持有人需特别注意2年有效期这个关键节点。MOM系统会在到期前6个月自动开启续签通道,申请人此时便可以开始申请续签。
二、办公室租约的致命时间差
建议至少提前3个月租赁办公室,并雇佣一定数量的员工。
三、薪资架构的隐形天花板
6000新币的月薪标准只是明面要求,审查系统会通过对比行业薪资中位数生成“薪资合理指数”。小编建议将基本工资控制在6500-7000新币区间,剩余部分以绩效奖金形式发放。
四、员工雇佣的动态平衡术
“每年雇佣2名本地员工”是理想模型,但审查官或许会更看重员工留存率。连续12个月保持至少1名本地员工在岗,比短期雇佣3名员工更能获得他们的信赖。
五、收入验证的智能稽核机制
新加坡自雇EP续签的核心评估标准在于企业财务可持续性——当公司营业收入能够持续满足高管薪资发放及日常运营开支时,理论上即可建立长期续签的基础。MOM审查时主要验证企业是否具备真实且稳定的现金流来维持商业实体的正常运转。
六、续签次数的权重衰减曲线
EP续签的批准期限将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动态调整,具体年限可能为1年、2年或3年不等,主要取决于公司财务健康状况、业务稳定性及本地贡献度等综合评估指标。
新加坡自雇EP续签的成功关键在于理解系统背后的运行逻辑。上述6大潜规则均来自移民内参对MOM最新审查系统的深度解析,其中涉及的参数变化会随政策调整而更新。建议各位老板们在准备新加坡自雇EP续签材料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性风险评估。移民内参拥有最新版MOM审查模拟系统,能为您的续签申请提供精准的合规方案。